陳 兵
前不久,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十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當下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問題作出明確回應和部署。其中提出到2025年,數據安全產業基礎能力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到2035年,數據安全產業進入繁榮成熟期。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據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9.8%,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因此,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對于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而發展數字經濟的首要前提便是夯實數據安全底線。
為了規范數據處理活動,保障數據安全,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保護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2021年,我國頒布實施了數據安全法。與此同時,基于數據技術、數據產品的高技術性和高創新性,完善和促進數據安全應形成系統化、集約化的產業發展,這樣才能緊跟數字經濟發展整體趨勢,為筑牢數據安全提供“虛實結合”與“數實融合”的產業依托。
數據安全產業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其提供的技術、產品和服務能夠保障數據持續處于有效保護、合法利用、有序流動狀態。當前國內外超預期情況頻現,我國數據安全問題正面臨嚴峻考驗??梢哉f,數據安全產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是推進數字經濟各項制度建設的前提基礎,不僅關乎我國數據市場的穩定,也決定著全球數據競爭的格局,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家安全。
《意見》在“指導思想”部分特別指出:“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把握數字化發展機遇?!币虼?,推動數據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應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從國家安全高度統籌推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順應數據安全產業發展大趨勢。
在筑牢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前提下,發展數據安全產業應突出創新驅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數據安全產業來說,創新既是產業發展的關鍵依托,亦是全面建設數據要素市場、助推數字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動能。當前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數據濫用、隱私泄露、算法黑箱等安全性問題,其化解之法離不開創新驅動下的技術進步。因此,《意見》特別強調“堅持創新驅動”,同時,明確提出研究大數據場景下輕量級安全傳輸存儲、隱私合規檢測、數據濫用分析等技術;加強數據質量評估、隱私計算等產品研發等。
同時,《意見》立足于增強數據安全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不僅要求提升研發水平、突破“卡脖子”核心技術,在數據安全技術、產品方面緊跟甚至引領全球數字技術前沿趨勢,更要在運營模式和商業服務種類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優化數據安全產業融合的應用場景,提高融合效能。
除了要以創新強化內驅力外,發展數據安全產業亦需多重保障并舉。首先,《意見》從數據安全產業的多元治理出發,提出建立數據安全檢測評估體系,培育第三方檢測、評估等服務機構;鼓勵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普通高等院校及職業院校參與數據安全產業評價、數據安全產品技術要求、數據安全產品評測、數據安全服務等標準制定;推動跨行業標準互通和結果互認等。這就需要在相關主管部門的正確引導與服務保障下,全面優化數據安全產業標準體系,建立健全數據安全多元治理基礎制度。
其次,《意見》從數據安全產業的配套措施出發,要求強化人才供給保障、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特別是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業合作,重點推動標準銜接和認證結果互認,這有助于為我國數字安全產業“走出去”掃清障礙。
此外,《意見》還涵蓋了推廣技術產品應用、構建繁榮產業生態等內容,旨在提高各行業各領域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夯實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基礎。相信隨著《意見》的落地落實,我國數據安全產業必將以強勁的創新驅動能力、健全的服務保障體系,為數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強基固本。
(作者系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編輯:馬樹娟